關于數學的日記匯編15篇
關于數學的日記匯編15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數學的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數學的日記1
20xx年X月X日X天
今天,我什么事都干完了,我覺得很無聊,就去量電視機的周長。當我拿著尺子去量電視機的周長時,就發現尺子不夠長,我想:“怎么辦?”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許老師教了可以用線來量,想到這,我便開始動手,我剪了一條很長的白線,就開始量了。當我就要量完了,就發現線不夠長,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樣能變簡便一點”?我回房間拿起書學書來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簡便一點的方法。因為我家的電視機是長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條長和一條寬。我拿著綫去量,過了一會兒,我量出來了,一條長和一條寬是一百零六厘米,但是有兩條長和寬,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于二百一十二厘米。原來我家的電視機的周長是二百一十二厘米。
我知道了,以后量物體的周長時,能想出簡便的方法,就用簡便的方法。
關于數學的日記2
6月9日星期三晴
這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題:
一只蝸牛被困在了井里,井深15米,蝸牛每一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蝸牛什么時候能爬出井?
我在草稿紙上列了算式:蝸牛每一天爬100-30=70厘米,蝸牛10天爬70×10=700厘米,蝸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蝸牛還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蝸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
原先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啊!
關于數學的日記3
10月29日星期:三天氣:雨
今天的課堂作業需要訂正的人中并沒有我,我自認為我全對,可“事實勝于雄辯”,“童話是美好的,生活是殘酷的”,我的課堂作業本發下來時,是“良”!
我立馬垂頭喪氣起來,我的課堂作業本可是從來沒有得過良的呀,這一次怎么成了良?我心里總是怪怪的,又酸又辣,嘴巴撅得能掛上油瓶子,眼睛也瞇得像條縫,淚水在里面來回地打著轉,我使勁兒地憋住了它,沒有讓眼淚掉下來。
到底是哪兒錯了呢?我仔細一看,哭也·哭不得,笑也笑不得,叫做“哭笑不得”。你瞧瞧我多粗心:3:6=3除以6=六分之三,比值是六分之三。”你說,這能算對嗎?約分都忘了,不得良那才叫怪!
我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頭使勁往衣服里面鉆。
我怎么這么粗心呀?恩,下次一定不能再放這樣的錯誤了,一定要仔細不對!應該不論做什么事都要仔細,認真將它完成,過后還要再檢查一遍。
關于數學的日記4
我們有語文老師朱老師、英語老師陳老師,但我最喜歡的是幽默、搞笑、有趣的數學老師郭老師。
老師,她的一個眼神,是多么神圣呀!有一次我上課開小差,她給我一個眼神,我立刻認真起來。還有一次,我上課回答問題,我想了一下,老師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我一下就想起來了,我說:“讀作:五十六萬四千五百四十。”郭老師說:“太棒了。”
知識淵博的郭老師,開始考第二單元了,有一題數學難題難到了我,是三角形的面積,把我們大家都難住了,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沒學過,怎么做?”,大家都減了分。考完后,郭老師一下子就把這道題做完了,老師真是知識淵博呀!
老師真是幽默,每節數學課,我們班六十三個人都會笑。老師有時候很嚴厲,有時讓同學們又愛又恨,我就喜歡我們的郭老師,她讓我又愛又恨。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國花朵,老師我愛您!
關于數學的日記5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通分。通分的意思就是把兩個不同的分母、不同的分子的'數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那這個公分母該怎么找呢?在一般情況下,用短除法最后得出的那半圈數相乘,就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而在兩個分數的分母是倍數關系的情況下,較大分母是公倍數。
通分的應用很廣泛。如:一家冰激凌店有兩樣冰激凌最受顧客歡迎。第一種一星期能買出八分之三,第二種一星期能買出二分之一,商店老板該多進哪種冰激凌?這時就需要通分來解題了。要把這三個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數。第一步就是要求兩個分數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二和八的最小公分母是八,通分后兩種冰激凌用分數表示分別是八分之四和八分之三,所以第一種冰激凌受歡迎。
關于數學的日記6
暑假一眨眼就過去了,新的開端開始了,我見到了我們班同學,當時的情景可以說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不過最讓我們興奮的是發新書,新書就得穿上新衣服。于是放學后,我給媽媽要了十元錢,去買書皮。
我先要了四個一元錢的書皮,又要了兩個五角的書皮,我給了他十元錢,應該找我10-4x1+0.5x2=5元,“應該找我五元”我說。“對了!真聰明,給你。”阿姨和藹地說。當我正準備將錢還給媽媽時,我突然又改變了注意,我用剩下的五元錢買了三元的麻辣大全,又要了兩元的豆腐串,吃的我滿頭大汗。
回來后,媽媽要剩下的錢。我把真相給媽媽說了,媽媽竟然沒有吵我。只說了一句“下回不要這樣了,不要隨便吃零食。”
說真話的感覺真好。
簡評:誠實是一種美德
關于數學的日記7
今天上午,媽媽帶我去逛街,走到一個商店前,在商店招牌下,有一個橫幅,上面寫著“慶一周年活動,全場商品打5折”媽媽看著心花怒放,帶我進了商店。
我媽媽這種“購物狂”一下說要買100元的東西,她說:“相當于買了150元的東西耶!”
我們剛剛學了折扣,我覺得媽媽說得不對,100元打5折就是50元,那應該買雙倍價格的東西,就是200元的東西,我告訴了媽媽,媽媽知道自己的錯誤,當然知道了這么劃算也更興奮了喲!
關于數學的日記8
周末我跟著媽媽去市場買菜,媽媽先去買了4塊6毛錢的“藕”.可是媽媽沒有我想象的那樣交錢,他先給了賣菜的人5.00元,然后又給了賣菜的一毛錢,我奇怪的問媽媽:“為什么,要在給他1毛錢呢?直接找給你0.4不就行了嗎”媽媽說:“你繼續看下去。”賣菜的又給了媽媽5毛,媽媽就和那個人成交了。
走的時候我問媽媽:“我還是看不懂,你能給我講一下嗎?”媽媽:“可以,這是因為那個人現去找4毛錢,很麻煩,我直接給他一個1毛,它在給我一個正好的五毛,不就行了嗎。”他說完這句話后,我不覺為之一振,馬上意識到自己剛才太疏忽了,原來是這樣呀。
看來我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是呀,以后我得多多嘗試這種方式。
關于數學的日記9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存錢,但深刻的存款知識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就由我來解釋:
儲蓄的定義是城鄉居民將暫時不用的或結余的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的存款活動,又稱儲蓄存款,而存款方式也有許多種:現在銀行有存折、存單(一般都是定期)、銀行卡幾種存款方式。而許多人也不知道本金、利息、利率,這三個詞是金融方面的專業術語。本金是指個人投入金融市場等等的初始資金;利率是指益率;利息是指從金融市場得到的回報!本金×利率×時間=利息,而稅后利息的含義呢?很簡單!就是你存款衍生出的利息在減完利息稅后的部分。
在我國存款利息就是要繳利息稅的,具體的稅目是個人所得稅中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關于數學的日記10
星期六的晚上,我、媽媽和弟弟去大商買萬圣節的飾品。
我們進入負一樓,里面賣什么東西的都有,我們直奔飾品區。有鬼披風、巫師帽、面具、南瓜盒等。我拿起了一個巫師帽和一個南瓜盒。媽媽毫不猶豫的買下了。結賬時,我發現帽子是16。90元,盒子是12。00元。我在想:為什么小數部分末尾的0不省略呢?我突然想到,老師說過在日常生活中,錢的貨幣最小是分,小數剛好是在百分位……哦!我又想,如果帽子買兩個該怎么計算呢?老師之前講過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的計算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就是小數點……于是我拿了一張紙和筆演算起來。分分鐘把遇到的問題給解決了。好開心啊!
我不僅在商場里復習了知識,還體會到小數乘法與生活聯系的是如此緊密,同時我也得到了自己的禮品,今天收獲滿滿噠。
關于數學的日記1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到文具店,為新學期準備學習文具。
到了文具店,我發現文具店推出了買10元送1元購物券的促銷活動,所得的購物券可以當現金使用,所以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來到選購文具。
我看中了一個很漂亮的卷筆刀,上面標價是12元。接下來,我又選中了一把5元的尺子、一個3元的試卷夾和一塊2元的橡皮。我心算了一下,一共需要22元。我和媽媽一起走到付款臺準備付錢,媽媽邊走邊說:瑩瑩,你覺得應該怎樣付錢比較省錢呢?
我一愣,猛然想起來購物券的事,買20元的商品就有2元的購物券了,那,不如
想到這里,我就先把2元的橡皮放回原處,讓媽媽付了20元買了前3種文具,然后服務員就贈送2元的購物券給我們。我就高興的用這2元的購物券買到我喜歡的橡皮了。
通過這次購物,我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我也發現,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數學知識能應用于生活之中。
關于數學的日記12
4月8日 星期日 晴
這個星期我有一個作業,是進行“克和千克”的生活實踐調查。我知道“克和千克”都是表示物品重量的單位,于是便問了媽媽一大堆問題:照相機有多重?一瓶礦泉水有多重?一碗米飯有多重......
為了讓我對重量有更多的認識,今天媽媽帶我來到一家中藥店,我稱重的請求得到營業員阿姨的大力支持。于是我把一件小物品放到天秤上稱,一本書重198克;一枚一元的硬幣重26克;一顆糖重5克;一塊橡皮重11克;一把鑰匙重19克......數字越大重量越重。
回家后,媽媽還讓我掂了掂不同物品的重量。我越來越覺得生活中的數學真是無處不在啊!
關于數學的日記13
20xx年X月X日X天
上個星期馬老師教我們認識了鐘表。星期天下午,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學著用小鬧鐘撥時間,竟然發現了一規律。
當我把時間撥到了3時的鬧鐘放在桌子上時,我一轉身意外的發現鬧鐘對面的玻璃鏡里反射出來的鬧鐘時間不是3時,我睜大眼睛看了好大一會兒,才認出那里面的鬧鐘所指向的時間是9時的位置,我很好奇,又把時間撥到1時,發現鏡子里的鬧鐘指向11時,把時間撥到3時30分,鏡子里的鬧鐘指向8時30分,我又這樣反復試驗觀察了好幾次,驚喜的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每次實際時間和鏡子里的兩個時間相加都是12時。
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試一試。除了12時之外,其余的實際時間和在鏡子中照出來的時間相加的和都是12時,而且利用這一規律還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地認出鏡子里的時間,也可以看著鏡子里的時間很快知道實際時間。
難怪媽媽經常對我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總算有點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關于數學的日記14
“大哥哥,今天我們家要在一條公路上植樹,我們一共要種50棵樹,每兩個間隔之間有兩米,兩端都要種。我的爸爸媽媽讓我算出這條公路有多長,可我才5歲,你能幫幫我嗎”?“可以,可以”。我爽快的答應了。本來,我想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可我轉念一想,他回家后對他的家人說出答案以后,大人如果問他是怎么算的,他不會,那怎么辦?于是,我給他說了兩個公式:棵樹——1=間隔數、間隔數*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總長度。“哦,我知道了,謝謝”!“等等”我說:“這只能用在這一類型題上,如果不是兩端都種,也不能用”。“知道了”。
“起床了”!我睜眼一看,原來是個夢。
關于數學的日記15
放寒假了,我準備把我小熊存錢罐里的錢都拿出來數一數,看看有多少,我打算把這些錢都捐給書法課的康老師組織的暖陽行動——看望孤寡老人。
我把肚子飽飽的小熊存錢罐打開,開始數錢了,10元的紙幣有10*5=50(元),5元的紙幣有5*9=45(元),1元的硬幣有1*8=8(元),5角的硬幣5*7=3元5角,1角的硬幣有1*21=2元1角,哈哈,我的錢還真不少呢,讓我來看看一共有多少吧。50+45+8=103元,3元5角+2元1角=5元6角,103元在加上5元6角等于多少呢?108元6角錢。
雖然,我的錢不算特別多,但是康老師教育我們對待有困難的人,要有一顆關愛的心,我把所有的零用錢捐出去,不管多少,只要有這樣一份心意,我相信也一定會溫暖到孤寡老人的心。